作者:starzq;來源:Web3Brand
上周跟YanXin交流TON生態(tài)的時候,他推薦我一定要去看看TG創(chuàng)始人PavelDurov(帕維爾·杜羅夫)今年接受TuckerCarlson的采訪(罕見的一次長達3小時的面對面采訪),看完就能深刻理解TG的使命,以及TON對于TG的價值,他為什么要BullishTon生態(tài),因為TON對TG的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是我把這段采訪看了一遍,的確更加深刻的理解了TG和Ton:
PavelDurov的成長經歷,使得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也希望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使他人也能感受到自由;
TG的使命(mission)是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讓用戶「言論自由」的平臺;
Ton對TG的價值:Ton是在其價值觀下構建盈利能力的幾乎唯一方式,保障TG「言論自由」的使命,幫助其可持續(xù)發(fā)展。
下面是我整理的采訪精華,同時補充了一些背景信息/Comments/對TON的分析,分為了5個部分,Enjoy
PavelDurov的成長經歷(精英家庭、中央集權→資本主義、天才少年、實驗學校、計算機編程、俄烏沖突、捍衛(wèi)言論自由),促使了Pavel出走向往自由
TG的誕生,基于精簡高效的小團隊(各類全球競賽的佼佼者)開發(fā)出優(yōu)秀的功能,帶來快速自來水增長
PavelDurov開啟數字游民般的生活,最后選擇迪拜作為TG總部
為保持中立,TG沒有外部股東,但每年數億美元的運營成本下必須探索出在保護用戶隱私基礎上的盈利模式,這就是TON對于TG的意義
一些有趣的點:收到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需求、最大的壓力是來自蘋果和谷歌、如何對待監(jiān)視、安全硬件通信設備1.PavelDurov的成長經歷(精英家庭、中央集權→資本主義、天才少年、實驗學校、計算機編程、俄烏沖突、捍衛(wèi)言論自由),促使了Pavel出走向往自由
PavelDurov1984年10月(一個頗有趣味的年份)出生在前蘇聯的一個學者家庭,親眼目睹了蘇聯中央集權制度的種種問題;
4歲時隨家人移居意大利,他在那里觀察到的一切,與他在蘇聯的經歷形成了鮮明對比,認為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制度比集權主義更好。他在意大利接受到的教育,也讓他變成了歐洲的一部分。
在意大利的時光對他和他的哥哥充滿了樂趣
NikolaiDurov(尼古拉·杜羅夫)10歲時,以一個神童的身份在意大利電視上現場直播實時解立方方程(cubicequation),在當時的意大利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Pavel剛開始上學時,一句意大利語也不會,老師都不看好他。結果第一學年結束就成了班上第二名,第二學年更是拿下第一名。這段經歷讓他喜歡上充滿競爭的環(huán)境,并且深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90年代相對寬松的俄羅斯(蘇聯解體后):因為父親是研究古羅馬文學的著名學者和作家,受邀去做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語言文學學院古典語言學系的系主任。俄羅斯和意大利不同,但Pavel樂享其中,因為90年代的俄羅斯有些實驗性的學校會全面教育你,他學會了六種外語,數學課程也非常專業(yè)。
Pavel家在90年代初從意大利帶回了一臺IBMPCXT電腦,他們成了俄羅斯為數不多可以自學編程的家庭之一。Pavel也非常熱衷于編程,在互聯網上為人文學科專業(yè)的學生推出了一個名為 Durov.com 的電子圖書館,并在 SPBGU.RU 創(chuàng)建了圣彼得堡大學的互聯網論壇,邀請不同院系的老師和學生進行討論。然后21歲大學畢業(yè)(2006年9月)創(chuàng)辦了一家被人們稱為「俄羅斯版Facebook」的公司VK。VK發(fā)展很快,2008年12月,超過了競爭對手Odnoklassniki,成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服務,價值也增長到了30億美元。
VK從2011年起開始遇到一系列問題。因為遵從「言論自由」,VK成為俄羅斯抗議者組織集會的工具,拒絕了俄羅斯政府(普京)關閉反對社區(qū)的需求,堅守所信仰的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2013年烏克蘭發(fā)生類似的抗議活動,Pavel再次拒絕俄羅斯政府要求提供抗議烏克蘭用戶的個人信息。這時Pavel面臨兩難選擇:屈服于俄羅斯政府,或者賣掉自己的股份。Durov選擇了后者,2014年離開了俄羅斯,更向往自由,不愿意被人指揮。
Carlson補刀了MarkZuckerberg和PragueAgarwal(Twitter前運營負責人)曾與政府合作審查公眾信息。
補充1:2011年,當政府要求在杜馬選舉后刪除反對派政治家的頁面時,PavelDurov在推特上發(fā)布了一張穿著連帽衫的哈士奇照片,伸出舌頭,并配上文字“這就是我的答復”,讓世界知道他不會屈服于壓力。
補充2:2022年3月,Pavel表示:“從我媽媽這邊來看,我可以追溯到基輔的家族譜系。她的婚前姓是烏克蘭姓氏(伊萬尼連科),直到今天我們在烏克蘭有很多親戚?!边@可能也是Pavel捍衛(wèi)烏克蘭用戶個人信息的原因之一。
3.PavelDurov開啟數字游民般的生活,最后選擇迪拜作為TG總部
Pavel先后游歷了柏林、新加坡、倫敦、舊金山,最后選擇了迪拜作為TG的總部
沒有選擇柏林的原因:官僚障礙實在太多,難以逾越
德國:你不能直接從歐盟以外的地方聘請員工。必須先在本地的報紙和雜志刊登招聘廣告,如果6個月內都沒有德國和歐盟的工程師應聘,才可以雇傭歐盟以外的員工
舊金山:曾經以為會留在那里,因為大量的科技公司在那。兩件事讓Pavel重新考慮
每次Pavel去美國,機場都會有2個FBI特工迎接他并提問
有一次早上9點,他在美國租的房子里吃早餐,FBI突然出現,質詢他的近況細節(jié)
甚至一次他帶一名工程師去美國,有人試圖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雇傭這名工程師,讓這名工程師在telegram使用特定的開源庫(方便被作為后門)
第一是安全問題:Pavel在訪問Twitter的JackDorsey后在回酒店路上遭到襲擊。他在用手機發(fā)推「我剛見了JackDorsey」時,被3個大個子搶走手機,但Pavel奮力搶了回來并逃走。這震驚了他,這也是唯一一個他在街上被襲擊的城市和國家
第二,他受到了FBI和各種安全機構過多的關注,「這可能不是適合我們的環(huán)境」
最后選擇了迪拜
Comment:新加坡雖然也比較中立,但不少人認為離大陸太近也是一個隱患
可以在全球招聘員工,申請居留許可很方便
稅收政策很好
基礎設施非常棒。只需要繳納最少的稅款,就可以享受到很多優(yōu)質的設施:公路、機場、酒店
7年前他們來到迪拜,一開始只想住半年試試,結果就沒有離開
迪拜做生意很便利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中立的國家,一個希望與所有人建立友好關系的小國,沒有和任何大國綁定,這是對telegram這樣的中立平臺最好的選擇
在他們來到這里的7年里,雖然周邊國家也有一些摩擦,但阿聯酋從未要求TG審查用戶數據,和之前的經歷形成鮮明對比
funfact
有了在俄羅斯和美國的經歷后,Pavel表示只會去和他們價值觀一致的地方,不會涉足cn、俄羅斯、美國這樣的大國。這期采訪也是在TG的迪拜辦公室進行的。
在離開俄羅斯后,Pavel通過向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qū)的圣基茨和尼維斯的糖業(yè)多元化基金捐贈250,000美元獲得了該國的公民身份(可以在100多個國家免簽旅行,包括英國),并在瑞士銀行獲得了3億美元的現金,使他能夠專注于創(chuàng)建TG.
新冠爆發(fā)后,圣基茨和尼維斯的旅游業(yè)被打擊,降低了投資移民的門檻,福布斯還出了一篇文章《護照像PavelDurov一樣:加勒比海地區(qū)的國家因疫情降低了公民身份的價格》
Pavel目前擁有4個國家的公民身份:俄羅斯、圣基茨和尼維斯、法國、阿聯酋4.為保持中立,TG沒有外部股東,但每年數億美元的運營成本下必須探索出在保護用戶隱私基礎上的盈利模式,這就是TON對于TG的意義
在吸取了VK的教訓后(被資本控制賣給俄羅斯),初期為了保持獨立,TG沒有引入第三方投資機構,因為其追求「言論自由」的使命,不一定和投資機構一致。
同時Pavel可以為TG的初期運營提供資金:10年前他的銀行賬戶和Bitcoin就有數億美元(10年前用150萬美元,以均價750美元,購買了2000枚Bitcoin);他沒有買任何房地產、飛機或者游艇,不認為這種方式適合他。生活中首要之事是他的自由,一旦買東西就會被束縛在某個地方,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TG上
但TG隨著用戶量的增加,每年的運營成本高達數億美元(2021年欠了7億美元債務),不可能一直靠Pavel來提供運營資金,于是嘗試了一系列籌資的方法。Pavel提到了債券發(fā)行,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先后兩次對Blockchain的嘗試(這個部分Pavel聊的不多,可能是受之前SEC的影響希望保持低調,下面的部分均為我的補充):
這次*I*C*O在2020年一季度被SEC叫停了,TG將資金返還給了TON投資者,還向SEC支付了1850萬美元的罰款。
2018年1月,TG宣布推出 “TGOpenNetwork”(TON),一個高性能Blockchain,希望通過擴展達到每秒數百萬筆交易,為TG當時的5億多用戶提供快速、安全的Decentralization支付、數字身份等服務。通過首次Tokens發(fā)行(*I*C*O)籌集了17億美元,為其建設提供資金。參與者包括硅谷大咖級投資公司,如紅杉資本、Benchmark、KleinerPerkins和Lightspeed,同時沒有出售TG的任何股權。
2021年3月,TG發(fā)行了10億美元的債券,年利率為7-8%(看起來像是對*I*C*O叫停的緊急應對)
在被SEC叫停*I*C*O后,Pavel將TON的控制權交給了“社區(qū)”,一個名為NewTON的開源開發(fā)者團隊接手了項目,并在2021年更名為了TON(TheOpenNetwork)基金會
TON在2021年4季度上了交易所,當時價格在0.8美元左右。
2023年8月,TG在新加坡Token2049活動期間推出了基于TON的加密錢包,可供TG全球9億用戶使用。至此,Toncoin的價格也開啟了飆升之路,FDV和MarketCap都進入了Top10
而其增值服務和金融服務都和支付相關,這時再看為什么TG要發(fā)力小游戲和支持Ton,就非常清晰了:
馬斯克傳里面也有提到,馬斯克在計劃為推特建立支付系統時,也研究過Blockchain。不過推特作為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監(jiān)管的風險更高。
通過小游戲的增值服務,一方面創(chuàng)造巨量的收入,另一方面提升用戶活躍度;
Ton本質上為TG實現了全球支付的底層能力。為什么不是像wei_xin一樣建立自己的支付呢?因為一方面TG的大量用戶分布在發(fā)展cn家,可能都沒有自己的銀行賬戶;另一方面這也省去了傳統支付集成和監(jiān)管的大量工作?;蛘哒f,針對TG的大量用戶所在長尾小國家,每個小國家都有若干個銀行,傳統支付集成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Blockchain可以快速實現全球支付。所以選擇TON,從某種角度講是必然。而且Blockchain的匿名性,也和TG的愿景相一致。
有了支付,TG就和wei_xin一樣擁有了最基礎的2個功能,發(fā)信息和發(fā)錢,建立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就水到渠成。
YanXin有個insight也很有趣,基于TON,TG可以成為第一個能夠真正推動USDT向10億人去分發(fā),或者說能夠民主化美元利息的平臺(一方面有美元賬戶的人,可以輕松享有5%的年率;但另一方面,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用戶沒有銀行賬戶,同時本國貨幣通貨膨脹嚴重)5.一些有趣的點:收到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需求、最大的壓力是來自蘋果和谷歌、如何對待監(jiān)視、安全硬件通信設備
收到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需求
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騷亂事件(數以千計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沖進了國會大廈,導致出現人員傷亡)后,Pavel收到來自民主黨國會議員的一封信,要求telegram提供所有與那次暴動有關的用戶信息。Pavel向律師咨詢了這個請求,律師建議他們忽略這個要求。
這封信非常嚴肅,里面稱如果不配合,TG將違反美國憲法
2周后Pavel又收到一封新的信件,來自于共和黨的國會議員,稱如果提供了之前那封信里面要求的任何數據,TG將違反美國憲法
「無論我們做什么,都會違反美國憲法」
Carlson補刀:Facebook公開表示偏向于某些運動和某些國家
最大的壓力并不是來自于政府,而是來自蘋果和谷歌
這兩個平臺可以審查你在智能手機上能閱讀和訪問的所有內容
必須遵守這2個平臺的規(guī)則,否則就有被下架的風險
這些規(guī)則往往很模糊,平臺擁有解釋權
如何對待監(jiān)視
Pavel習慣性的認為他使用的設備已經被侵入了。有過在美國的經歷后,他對美國開發(fā)的平臺(iOS,Andriod,MacOS,Windows)的安全性信心非常有限
個體間的信息自由交換會如何發(fā)展?我們是在走向一個沒有私人通信的世界嗎?隱私是否還會存在?特別是在科技越來越發(fā)達的AI時代。
Pavel比較樂觀,認為未來會出現一些新的安全硬件通信設備,就像現在用硬件錢包來儲存Crypto一樣。世界是在周期性的發(fā)展,人們總會厭倦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然后走向不同的方向。
10年前Pavel和馬克扎克伯格有一次私人會面
Pavel介紹了VK即將推出應用程序平臺。最后FacebookCopy的不是VK實際做的,而且他在交流中告訴馬扎的
雙方都表示不會擴張到對方的市場,但兩三周后,他們倆都做了相反的事情:Facebook進入了俄羅斯,而VK也啟動了全球市場
最后,Pavel表示Twitter現在在「自由言論」上做的不錯,而且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他視馬斯克為戰(zhàn)友。
免責聲明:Telegram創(chuàng)始人: 以「言論自由」為使命 視馬斯克為戰(zhàn)友 以 TON 為基礎構建盈利模式文章轉發(fā)自互聯網,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風險很高,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guī)定。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